<<  < 2013 - >  >>
1 2 3 4 5 6
7 8 9 10 11 12 13
14 15 16 17 18 19 20
21 22 23 24 25 26 27
28 29 30 31




“一桶水”的角色:“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”。这一隐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能力的必要储备,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有人甚至认为,在现代社会,教师只有“一桶水”已经不够了,应该是“自来水”,什么时候想要,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;不管要多少水,都可以哗哗流出来。在教育理论上,“桶论”强调教师要“给”学生一碗水,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,这立刻使人想到“灌输”的形象。教师的桶和学生的碗里装的都是“水”,教师倒给学生的知识没有进过学生本人的处理。“桶论”反映的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,学生被当成被动的容器,被教师注入知识,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再倒出来。因此,教师光有满满才一桶平常水是不够的,还需要更加具有丰富营养的、高质量的水。
……

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;第一,要活用教材。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文本,但不是唯一的文本。因此,教师在教学中要活用新教材:一是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,重新优化组合教材内容;二是要敢于对较材进行增删,凡是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教材都可以用来教学。第二,要充分利用本校、本地区、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(如校园文化、图书室、网络资源等),开发有特色的班本语文教材。第三,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(如学生遇到的问题、独特的感受等)。

首页 上一页 下一页 尾页 页次:1/1页  10篇日志/页 转到:
天涯博客欢迎您!